意義重大的共同富裕端午節 — 兒童發展與未來教育

6月8日晚抵達煥然一新的杭州機場,比之前的擴大了、先進了,那個交通網絡,讓杭州人驕傲又自豪!

由於在香港的家長課,曾經在UBC 的嬰兒實驗室 Infant Lab工作,即將修臨床心理學的兒子比我早了三天抵達杭州。他跟著武漢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學系的王教授拜訪杭州師範大學腦科學研究所所長李葆明教授,亦參與了其研究所及第五屆浙江大學文琴兒童發展論壇暨第二屆中國社會心理學會兒童發展與社會政策村委會學術會議,承辦單位為浙江大學教育學院學習與認知科學研究中心,各專業攜手合作,由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文琴幼教發展基金支持,濟濟一堂,聚焦兒童發展與共同富裕。

論壇名譽主席由牛津大學和倫敦大學伯貝克婚後人類發展學教授、英國皇家勳章獲得者、英國上會科學院院市、浙江大學客助教授 Edward Melhuish 擔任。

會議中,兒子最喜歡的是董奇教授(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及袁校長、教育部基礎教育品質檢測中心主任)為題的【遵循兒童青少年腦智發育規律·加強需求導向的干預循征研究】。我喜歡20年前董教授的《動作與心理發展》一書。

我又喜歡杭州師範大學腦科學研究所所長李葆明教授的分享題目【兒童不是「木偶」,育人者要先育己】。

請大家關注高水準的公眾號:教育學院 BabyLab 浙江

全球都經歷疫情肆虐,守護兒童發展成為各國的重要國策。記得去年五月,加拿大政府邀請學前教育工作者開會,提出推動戶外冒險遊戲的要求,需要把關起三年的孩子身心發展拯救回來。可惜,香港一些小學及中學到今天還在壓迫孩子追回來三年的學術成績,竟然暫停孩子的體育課及藝術課,用這些手段來保持學校排名,一些家長亦做了共犯。恕我直言,我個人認為這可是虐待兒童的其中一種。請看今天的學童自殺率。

早前獲浙江大學馬高明教授邀請為西子計畫作顧問,于6月9日浙江大學共用與發展研究院及浙江大學民生保障與公共自理研究中心邁向高品質:兒童早期教育與發展研討會暨「西子計畫」干預服務啟動會作專家發言,題為【成功家庭教育的要素和親子園的科學】。

“西子計畫”簡介

 

“西子計畫”是浙江大學聯合地方政府與國內外高校共同推出的面向0-6歲兒童的教育共富專案。“西子計畫”的全名為兒童早期高品質發展與共同富裕,標誌著該項目追求的兩大核心目標:高品質發展與共同富裕。“西子”寓意著“美好與希望”,標誌著項目從杭州起步,將西子之美傳播至全國乃至全球。

“西子計畫”的箴言是每一個孩子,無論來自於農村還是城市,無論出身于貧窮還是富貴,只有發展的差異,沒有發展的差距。我們深知,理想與現實存在著巨大的鴻溝。因此,為了實現這個偉大的願景,“西子計畫”將探索為孩子們創設一種包容的外在環境,包括家庭、學校、社會等多個維度。

進入只有四年新的淅大校園,那些新穎的大樓,有著時尚氣派的「求是大講堂」,讓人豁然開朗!

興奮的是我能與上海婦幼保健中心主任卞曉燕醫生共事,卞老師負責嬰幼兒各階段發展評估、兒童心理行為發展及早期干預工作;是美國俄勒岡州大學特殊教育系早期干預研究所 Ages & Stages Questionnaire (ASQ) 系統中文版研發主任。

卞醫生的PPT其中一頁是現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國家重視孩子身心發育的嚴謹態度,讓人安心。反觀香港,讓我心情忐忑。香港現實的狀態令人不安,嚴重落後。竟然香港兩歲至四歲的發展黃金期,完全被忽略。這是跟資源有關,還是跟認知有關?

在場50家杭州幼稚園代表于研討時間,探討了各種問題,都作出了發問。大家的互動熱烈,年青的園長們積極思考、提問。學習者與施教者的對話,能夠產生巨大的學習氛圍,這就是「學問」的「學依靠問」的意思所在。鼓勵大家,讓家長多提問,便能知其問題所在,分析一切資料,針對性協助。

21世紀的嬰幼兒教育不只是文科事,急速邁向科學。而21世紀的家長教育需要配合,不能只讓家長聽課,紙上談兵;更需要配合引導家長觀察、相互提問、傳授科學應用、育兒環境設置示範等的專業能力。共勉之!

大家一起為兒童發展努力,熱鬧非常,真的感恩國家帶領這重要的命題。用我的 PPT 最後一頁內容送給大家 :

 

 

*照片由供稿者提供。